从全球治理视角解读互联网治理“多利益相关方”框架

被引:13
作者
郎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互联网治理; 网络空间治理; 多利益相关方; 多边模式; 全球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5 [国际安全问题,国际反恐怖、缉毒活动]; TP393.4 [国际互联网];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基于全球治理的视角,"多利益相关方"契合了互联网治理的特征和趋势,是当前全球治理的大势所趋。"多利益相关方"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治理路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根据议题的不同,它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各利益相关方依据其行为体特性,发挥不同的作用;"多边主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与现有的"多利益相关方"实践并不存在对立,而是一种相互补充。我们应理性和客观地看待"多利益相关方",避免将其简单归类于美国模式,既看到它在普遍意义上积极的一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在实践中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甚至是看似对立的模式,遵循国家利益做出灵活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62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
    张宇燕
    [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9) : 4 - 9
  • [2] 全球治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张宇燕
    任琳
    [J]. 国际政治科学, 2015, (03) : 1 - 29
  • [3]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格里·斯托克
    华夏风
    [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 19 - 30
  • [4] 域名——互联网上没有硝烟的战场[N]. 李艳. 光明日报. 2017 (014)
  • [5] 网络与国家[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美) 穆勒 (Mueller, 2014
  • [6] 战略管理[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 弗里曼 (Freeman, 2006
  • [7] 互联网治理[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 盖尔博斯坦 (Gelbstein, 2005
  • [8] 没有政府的治理[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 2001
  • [9] 天涯成比邻--全球治理委员会报告 .2 赵仲强,李正凌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1995
  • [10]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Internet Governance .2 WGIG. http://www.wgig.org/docs/WGIGREPORT.pdf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