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30年湿地景观退化评价
被引:17
作者:
郭雷
[1
]
马克明
[1
]
张易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景观变化;
生态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
农业开发:排水沟渠;
湿地保护;
水资源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因高强度农业开发,1975~2004年的30a间,三江平原自然湿地景观发生了剧变。评估该湿地景观面临的各种压力、分析其所处状态、揭示其演变规律,对于三江平原的湿地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选取1975年、1989年和2004年的三期LandsatTM遥感影像,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生态评价框架,对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景观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1975年到2004年,建三江地区自然湿地大幅减少,农田大幅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显著提高;农业开发是自然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其中草甸和沼泽湿地是主要的开发对象。(2)1975~1989年的农业开发强度高于1989~2004年。1975~1989年,农田、沟渠面积大幅增加,湿地面积大量减少;通过沟渠排水将湿地开发为旱田,导致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洪涝灾害频繁;1989~2004年,人们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自然湿地开垦减少,沟渠面积略有增加,并把部分旱田转为水田来达到"以稻治涝"的目的;同时,建立了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并制定了相应的湿地保护条例,使得该区的湿地景观得到了一定的保护。(3)当前三江平原湿地景观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排水沟渠的大量存在和旱田转化为水田后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还将继续威胁现有湿地的存续,基于沟渠系统的综合性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126 / 3135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