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下煤火风险分布格局探析

被引:16
作者
武建军 [1 ,2 ]
刘晓晨 [1 ,2 ]
蒋卫国 [1 ,2 ]
顾磊 [3 ]
蔡忠勇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3]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4] 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局
关键词
新疆煤火; 煤火风险; 指标体系; 评估模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0.07.024
中图分类号
TD7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地下煤火燃烧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与氧气接触以及诱发煤火燃烧3个方面遴选指标建立了煤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1 km×1 km栅格为评价单元,集成了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新疆煤火风险评估数据集,并运用区域地下煤火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新疆地下煤火风险的总体分布趋势是中部极高,南疆偏高,而西北部偏低;各个含煤区中,吐哈与准南、乌恰含煤区煤火风险等级较高,南疆的西昆仑与阿尔金含煤区次之,西北部的伊犁与准北含煤区的地下煤火风险则较低。精度验证表明,评估精度达80%以上,可以为新疆地下煤火监测与煤火灭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47 / 1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煤的自燃倾向性新分类方法 [J].
王继仁 ;
邓存宝 ;
单亚飞 ;
洪林 ;
陆卫东 .
煤炭学报, 2008, (01) :47-50
[2]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综合评估 [J].
牛宝云 ;
郭立稳 ;
张嘉勇 .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3) :5-9
[3]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内因分析与自燃类型划分 [J].
曹代勇 ;
樊新杰 ;
时孝磊 ;
吴查查 ;
魏迎春 .
煤炭学报, 2005, (03) :288-292
[4]   新疆煤田火灾的危害及其防治 [J].
齐德香 .
中国煤炭, 2005, (06) :34-36+51
[5]   矿井自然火灾危险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丁大同 ;
邸学勤 .
煤炭科学技术, 2005, (03) :58-60
[6]   地理生态学的干燥度指数及其应用评述 [J].
孟猛 ;
倪健 ;
张治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53-861
[7]   煤自燃机理及预测理论研究进展 [J].
邓军 ;
徐精彩 ;
陈晓坤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04) :455-459
[8]   煤自燃氧化放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文虎 ;
徐精彩 ;
薛韩玲 ;
代爱萍 .
煤炭转化, 2001, (04) :59-63
[9]   关于煤层自燃的内外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J].
尉茂河 .
煤矿安全, 1998, (02) :30-33
[10]   TM图像在新疆奇台北山煤田火区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J].
康高峰,雷学武,吴军虎,张晓霞 .
国土资源遥感, 1996, (02)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