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补贴政策的动因与制约因素探讨——基于水稻作物的实证分析

被引:9
作者
陈东平
丁筱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良种补贴; 博弈模型; 制约因素; 激励相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6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良种补贴政策施行过程中的主要行为主体是政府部门、农民,还有政府官员及供种工作人员,对该政策的制度设计进行多方多阶段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良种补贴政策在相关约束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有效均衡的。通过进一步分析相关制约因素发现,在水稻生产函数模型中良种补贴这一政策变量对产量起正向作用(P<0.05),但补贴额度、补贴的对象和方式等方面的限制条件在政策设计之初并未很好地解决。从机制设计角度探讨其根源可以发现,衡量一项公共政策的效率标准首先是必须实现各方参与者的激励相容,而良种补贴政策的实现方式无论对农户和政策执行者都缺乏有效的激励,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与体系研究.[M].何忠伟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秸秆禁烧政府监管模式及其效果比较——基于农户与政府博弈关系的分析 [J].
马骥 ;
秦富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14 (04) :131-136
[4]   加拿大应对禽流感的扑杀补偿政策及启示 [J].
梅付春 ;
张陆彪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2) :304-306
[5]   信息与激励:看得见的机制设计——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述评 [J].
贺尊 ;
汪红梅 .
江汉论坛, 2008, (02) :45-49
[6]   良种补贴政策特点及成效分析 [J].
张学彪 ;
聂凤英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S1) :10-15
[7]   私有林补贴制度的博弈分析 [J].
洪志生 ;
张春霞 .
林业经济问题, 2007, (04) :294-298
[8]   政策调整与粮食生产增长:对江苏的考察──兼论放松生产管制,进行结构调整的可能结果 [J].
郭忠兴 ;
李岳云 .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04) :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