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49
作者
孙艳红 [1 ,2 ]
张洪江 [1 ]
杜士才 [3 ]
李根平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延庆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3] 重庆市林业局
关键词
林地类型; 土壤孔隙度; 枯落物; 水源涵养;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5.052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对四面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0-60 cm土层,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木荷×石砾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土壤容重分别为1.10 g/cm3,1.03 g/cm3,1.24 g/cm3。(2)3种林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低。在0-60 cm土层,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木荷×石砾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42.32%,48.87%和39.82,而三者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为33.53%,38.22%和33.97%,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8.79%,10.65%和5.86%。(3)木荷×石砾混交林饱和蓄水量最大,为2 932.4 t/hm2;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为2 539.2 t/hm2;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最差,为2 389.6 t/hm2。木荷×石砾混交林土壤贮蓄水分和调节水分的潜在能力比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高122.7%。(4)木荷×石砾混交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最大为246.94 t/hm2,而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林枯落物的总蓄积量最小为64.47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相差较大,变动范围为229%327.5%之间。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依次为:木荷×石砾混交林(254.28 t/hm2)>杉木×马尾松混交林(191.72 t/hm2)>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60.35 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2+117 +1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刘畅 ;
满秀玲 ;
刘文勇 ;
姚月锋 ;
范金凤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30-33
[2]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孙艳红 ;
张洪江 ;
程金花 ;
王玉杰 ;
石健 ;
程云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06-109
[3]   金沙江流域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彭明俊 ;
郎南军 ;
温绍龙 ;
郭永清 ;
江期川 ;
杨旭 ;
郑科 ;
郭玉红 ;
张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6) :108-111
[4]   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J].
张振明 ;
余新晓 ;
牛健植 ;
鲁绍伟 ;
宋维峰 ;
刘秀萍 ;
张颖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139-143
[5]   沙质海岸5种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状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J].
王贵霞 ;
李传荣 ;
许景伟 ;
齐清 ;
王月海 ;
王卫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142-146
[6]   广西弄岗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的小气候特征 [J].
邓艳 ;
蒋忠诚 ;
李先琨 ;
吕仕洪 ;
曹建华 ;
李恩香 ;
蓝芙宁 .
热带地理, 2004, (04) :316-320+325
[7]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J].
黄庆丰 ;
高健 ;
吴泽民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82-86
[8]   对当代林业水土保持作用的几点认识 [J].
曾大林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6) :28-30+48
[9]   凤凰山林场小流域试验场森林土壤涵养水源效益研究 [J].
刘明 .
林业资源管理, 1998, (06) :52-55
[10]   马尾松水土保持林水文功能计量研究──Ⅰ.林冠截留与土壤贮水能力 [J].
曾思齐,佘济云,肖育檀,吕勇,邓湘文,唐代生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6,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