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代的蝗灾

被引:13
作者
范毓周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
蝗灾; 《春秋》; 治蝗; 桓公; 蝗虫; 亚洲飞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蝗虫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敌害,其在农业生产上造成的灾害,甚至超过了水、早等自然灾害。例如明代徐光启就曾断言:“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早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我国古代由于蝗灾而造成“草木牛马毛皆尽”。“民流亡”、“民饥死,县数千百人”、“饿殍枕道”等等惨状,更是屡见于史,不绝于书。根据昆虫学者陈家祥早在1935年所作的统计,我国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止的2642年间,有过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1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