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标本微磨痕初步研究

被引:19
作者
侯亚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周口店第1地点; 马鞍山; 旧石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 微磨痕;
D O I
10.16359/j.cnki.cn11-1963/q.1992.04.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周口店第1地点和马鞍山遗址选取了20件燧石制品,以微磨痕的实验研究为基础,以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比分析,尝试了不同遗址间考古标本的微磨痕分析。结果表明,周口店第1地点和马鞍山遗址的石制品的功能都具有多样性;“楔”的功能见于马鞍山遗址,并为周口店第1地点“使用石片较多”的说法提供了微磨痕方面的新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1+384 +384-38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石制品微磨痕分析的实验性研究 [J].
侯亚梅 .
人类学学报, 1992, (03) :202-215+285
[2]   马鞍山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 [J].
张森水 .
人类学学报, 1988, (01) :64-74+103
[3]   述评《石器使用的试验鉴定——微磨损分析》一书 [J].
张森水 .
人类学学报, 1986, (04) :392-395
[4]   富林文化 [J].
张森水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7, (01) :14-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