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学人文教育之困——知识转型视角下MOOC模式的兴起

被引:14
作者
闫广芬 [1 ]
王红雨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大学; 人文教育; MOOC;
D O I
10.13734/j.cnki.1000-5315.2014.02.003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知识是大学的根本性材料,课程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两者作用的基础性决定其在教育角色中的重要性。知识与课程层面的视角回归是我们实现大学人文教育复兴的合理性需求。现行资本知识的"外取"性质是桎梏当今人文教育发展的深层困境,而以平等、交流、民主为重点的协商知识的勃然兴起则为人文教育的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伴随着从"重功利"到"重交流"的知识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教学者和学习环境各种要素在开放的平台中相互适应,并呈现出生态性生成过程、非结构化课程内容与互动性生成方式等特征的MOOC模式,不但迎合了协商知识的基本主题,更能使学习者自主靠近学习与教育的本源性快乐,故此为大学人文教育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可能且有力的支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 [J].
王颖 ;
张金磊 ;
张宝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 (04) :67-75
[2]   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行政化的叠加作用 [J].
王英杰 .
比较教育研究, 2012, 34 (01) :1-7
[3]   基于E-Learning2.0理念的远程学习管理系统构架设计 [J].
谭明杰 ;
邵培基 .
中国远程教育, 2011, (09) :66-70+96
[4]   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 [J].
王景英 ;
梁红梅 ;
朱亮 .
外国教育研究, 2003, (08) :39-43
[5]   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 [J].
张汝伦 ;
王晓明 ;
朱学勤 ;
陈思和 .
读书, 1994, (03) :3-13
[6]  
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美) 德兰迪;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  
后现代大学来临?.[M].(英) 史密斯 (Smith;A.) ; (英) 韦伯斯特 (Webster;F.) ;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  
立法者与阐释者.[M].[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著;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  
后现代状态.[M].(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Jean-FrancoisLyotard)著;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