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胃调肠颗粒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杨梅
李玉先
机构
[1] 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温胃调肠颗粒;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排便;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1001 ;
摘要
目的:观察温胃调肠颗粒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阳性药物,50 mg/kg)和温胃调肠颗粒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ig冰水混合物复制IBS-C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大鼠ig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24 h排便粒数、粪便含水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CGRP m 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排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减少,血清中5-HT和CGRP含量增加,结肠组织中SERT和CGRP m RNA及其蛋白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上述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除温胃调肠颗粒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SERT m RNA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胃调肠颗粒可促进IBS-C模型大鼠的排便,改善便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和肠组织中5-HT、CGRP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814 / 48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微循环、脑肠相关神经肽影响的研究.[D].陈磊.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08
[2]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mRNA转录水平与肠易激综合征.[D].李静.天津医科大学.2010, 04
[3]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J].
安荣 ;
韩佩玉 ;
徐秋颖 ;
丁维俊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6, 33 (05) :434-439
[4]   中药对肠易激综合征脑肠肽影响的药理研究进展 [J].
张梦宇 ;
宋亚璐 ;
石仲歌 ;
孙明江 .
中南药学, 2016, 14 (04) :410-413
[5]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J].
薛丽君 ;
杨怡玲 ;
唐剑 ;
吴曙琳 ;
吴润秋 .
医学综述, 2016, 22 (01) :118-121
[6]   +Gz暴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CGRP-mRNA表达和血清NO、ET的影响 [J].
赵锟 ;
陈英 ;
范勤 ;
李静 ;
唐和兰 ;
杨春敏 ;
王建昌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 (08) :961-965
[7]   肠激安胶囊对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腹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J].
房财富 ;
唐洪梅 ;
廖小红 ;
黄红兵 ;
刘韬 .
中国药房, 2015, 26 (19) :2614-2617
[8]   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相关致病因素和机制 [J].
刘亮 ;
姚树坤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10) :1055-1058
[9]   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严博 ;
邓莉 ;
陈建明 .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 21 (05) :557-562
[10]   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J].
何宛蓉 ;
张法灿 ;
梁列新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21 (01)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