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化型病毒病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魏宁生
安德荣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 蚜虫传播; 细胞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蚜虫传播、免疫电泳和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小麦田间新出现的四种黄化型病毒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是由大麦黄矮病毒所致,而不是小麦黄叶病。禾谷缢管蚜需要6小时可完成传毒,平均发病率为85%。大麦黄矮病毒粒子只存在和复制于植物韧皮部组织的筛管和伴胞内,病毒粒子大量聚集在细胞质内并在细胞质内形成“扭结”线状内含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98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传播能力变化及其对发病的影响 [J].
张秦风 ;
朱象三 ;
金欣藻 ;
赵玉侠 .
麦类作物学报, 1989, (02) :46-48
[2]   小麦黄叶病与小麦黄矮病复合感染鉴定初报 [J].
李经略 ;
赵玉霞 .
植物保护学报, 1985, (02) :141-144
[3]   小麦雨锈病研究初报 [J].
王树权 ;
曹支敏 ;
刘汉文 ;
任芝英 ;
张秦凤 ;
张鹏林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04) :71-76
[4]   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技术 [J].
孟广震 .
微生物学通报, 1974, (01) :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