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实账户到名义账户——可持续性与激励性

被引:29
作者
郑秉文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名义账户; 名义缴费确定型; 现收现付; 可持续性; 做实个人账户;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
F842.6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参数调整、结构改革、子制度建立三项任务叠加和交织的巨大压力中,同时也正处于待遇上调最快、财政补贴最多的历史时期,任何改革都十分敏感。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金改革之后,在较长时期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矛盾为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和"坚持精算平衡原则"为提高可持续性指明了改革方向:在向名义账户(NDC)转型的同时,应利用其释放的"制度红利",扩大个人账户规模,以提高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缴多得。在给定的"小账户"、"大账户"和"全账户"三个情景方案中,以"全账户"未来75年的测算结果为例,说明账户比例越大,其可持续性就越好。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名义账户转型与扩大账户比例应同时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