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的家庭因素

被引:17
作者
郭正林
机构
关键词
家族; 村庄; 家系; 村落家族文化; 房族; 村民; 村委会; 村民委员会; 家族关系; 党支部; 家族组织; 农村权力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复苏的家族,借助村民直选的制度渠道成为影响农村权力结构的社会因素。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比较,揭示了家族结构(房族结构)对村庄的权力配置的均衡作用,以及农村资源的重新配置、村民选举的实际结果对党支部、村委会与家族关系格局的深刻影响。具体地说,在“党强村强”的村庄,家族一般能够与村支两委结成良性互动关系;在“党强村弱”的村庄,党支部在控制村委会的同时也控制了家族社会资本;在“村强党弱”的村庄,恰恰是党支部不能从家族关系中提取社会资源,而村委会获得了这种社会资本,从而能够扮演村民利益看护人的角色;至于“党弱村弱”的村庄,既有可能出现家族暴政,也有可能出现三者共弱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 [J].
郭正林 .
开放时代, 2001, (07) :34-40+25
[2]   宗族现代化初探 [J].
黄世楚 .
社会科学研究, 2000, (04) :105-107
[3]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 [J].
科大卫 ;
刘志伟 .
历史研究, 2000, (03) :3-14+189
[4]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 三联书店 , 王铭铭著, 1997
[5]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回顾与前瞻[M]. 湖南出版社 , 陈光金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