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

被引:89
作者
丁国瑜
卢演俦
不详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
[2]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褶皱带; 滑动速率; 活断层; 平均速率; 地槽带; 构造带; 活动断层; 块体运动;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印度板块; 运动速率; 板块边缘; 板块边界; 板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探讨亚洲东部这一新构造变形强烈区域,尤其是中国境内现代的应变和运动状况,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根据地震资料可获得对板内地壳瞬时的或短期的应变和运动状况的认识,但是鉴于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震记录的时间不够长,探讨板内变形和运动的基本状况还有赖于地质资料,特别是有关活动构造资料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12 / 14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东部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附视频 [J].
汪素云 ;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1985, (01) :17-32
[2]   中国大陆地震的应力调整场动态模型 [J].
刘百篪 .
地震地质, 1979, (03) :24-40
[3]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汪素云 ;
环文林 .
地震学报, 1979, (01) :9-24
[4]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文集编委会 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