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生育后期不同层次土壤中根系活性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法宏
王旭清
李松坚
边麦玲
于振文
余松烈
机构
[1] 青岛市农技站,齐鲁石化教育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济南,山东泰安
关键词
小麦; 根系活性; 垂直分布; 衰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池栽条件下 ,用 32 P2 O5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根系活性及其垂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伴随着植株的衰老 ,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群体根系活性 (单位土体内的根系活性 )迅速下降 ,但存在品种间的差异。一般而言 ,正常落黄型品种在生育后期维持相对较高的群体根系活性。根系活性的垂直分布特点是 ,浅层根系的群体根系活性越来越小 ,而深层根系的群体根系活性则相对较高 ,且存在着随生育进程的推进 ,小麦群体根系活性向较深层土壤下移之趋势。不仅如此 ,不同深度土层根系吸收的 32 P在运转分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即浅层根系吸收的 32 P较多地运往茎鞘等营养器官 ,深层根系吸收的 32 P较多地运往穗部等生殖器官
引用
收藏
页码:891 / 8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J].
姜东 ;
于振文 ;
苏波 ;
许玉敏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1997, (02) :181-190
[2]   冬小麦根系32P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建成关系的研究 [J].
王志芬 ;
陈学留 ;
余美炎 ;
申秀珍 ;
王奎波 ;
王同燕 ;
雷鹏 .
作物学报, 1995, (04) :458-462
[3]   小麦根系主要生态效应的研究 [J].
马元喜,王晨阳,周继泽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01) :12-18+49
[4]   水稻根系分布与叶角关系的研究初报 [J].
凌启鸿 ;
陆卫平 ;
蔡建中 ;
曹显祖 .
作物学报, 1989, (02) :123-131
[5]   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的研究 [J].
苗果园 ;
张云亭 ;
尹钧 ;
侯跃生 ;
潘幸来 .
作物学报, 1989, (02) :104-115
[6]   土壤紧实度及层次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J].
黄细喜 .
土壤学报, 1988, (01) :59-65
[7]  
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M]. 农业出版社 , 卢良恕主编, 1993
[8]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OOT SYSTEMS OF WINTER CEREALS GROWN AFTER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INCLUDING DIRECT DRILLING [J].
ELLIS, FB ;
BARNES, BT .
PLANT AND SOIL, 1980, 55 (02) :28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