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储层意义

被引:13
作者
苏中堂 [1 ]
陈洪德 [2 ,1 ]
林良彪 [2 ,1 ]
赵俊兴 [2 ,1 ]
许强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塔巴庙地; 奥陶系古岩溶; 岩溶相; 岩溶旋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2 [奥陶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观察及测井资料分析,塔巴庙地区有地表残积相、基岩溶蚀相、洞穴垮塌相、暗河充填相及基岩破裂相5种岩溶产物.据暗河充填相可将岩溶作用划分为两个旋回,据水动力特征将岩溶作用分为地表溶蚀带、垂直渗流带、水平径流带及深部溶蚀带4个岩溶带,并阐述其岩石学及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层序地层法、印模法及残厚法对研究区岩溶古地貌进行半定量恢复,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种2级单元及岩溶台地、孤峰、岩溶坡地、岩溶洼地、溶丘、落水洞和沟槽等7种3级地貌单元.勘探实践表明,岩溶斜坡及2级地貌单元间过渡带有利于储层发育,见气体显示,为有利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译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3]  
岩溶学概论.[M].任美锷;刘振中 主编.商务印书馆.1983,
[4]  
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特征与隐蔽气藏成藏机理.[D].惠宽洋.成都理工大学.2005, 12
[5]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研究 [J].
陈胜 ;
张哨楠 ;
邓礼正 ;
孟祥豪 ;
叶欣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7, (03) :239-243+180
[6]   关于中国油气资源的第二次创业的建议 [J].
刘光鼎 .
特种油气藏, 2007, (01) :1-2
[7]   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马五5亚段储层特征 [J].
惠宽洋 .
天然气工业, 2005, (11) :25-26+146
[8]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J].
范嘉松 .
地学前缘, 2005, (03) :23-30
[9]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古地貌研究 [J].
代金友 ;
何顺利 .
石油学报, 2005, (03) :37-39+43
[10]  
鄂北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研究.[J].孟祥豪;张哨楠;丁晓琪;.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