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识别对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新疆高产棉花冠层结构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伟 [1 ,2 ]
吕新 [2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耕作教研室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机器识别; 不同氮肥用量; 高产棉花; 冠层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测定北疆棉区推广棉花品种新陆早10号与新陆早12号在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冠层结构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CI-110作物冠层机器识别映像仪,在田间将安装有鱼眼探测头的观测棒定点在行间中央,调好水平,并从计算机显示屏上观察无人影等其它外界影响时开始拍照。【结果】氮肥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形成理想群体冠层。两品种相比,新陆早10号较新陆早12号对较高氮肥用量反应敏感。【结论】在中等氮肥用量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0号、中高氮肥用量条件下选择新陆早12号栽培种植较为适宜。氮肥用量650~950 kg/hm2是较为理想的施氮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棉花冠层反射光谱与叶片氮含量定量关系研究 [J].
侯新杰 ;
蒋桂英 ;
白丽 ;
刘淑娟 ;
李凤 .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05) :776-781
[2]   新疆棉花冠层图像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J].
张伟 ;
李鲁华 ;
吕新 ;
杨忠平 ;
张小伟 .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03) :375-380
[3]   不同氮肥用量对棉花冠层结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张伟 ;
吕新 ;
曹连莆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2) :80-87
[4]   氮肥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性能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张旺锋 ;
王振林 ;
余松烈 ;
李少昆 ;
曹连莆 ;
王登伟 .
作物学报, 2002, (06) :789-796
[5]   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张旺锋 ;
王振林 ;
余松烈 ;
李少昆 ;
曹连莆 ;
任丽彤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6) :632-637
[6]   水肥因素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和棉株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研究 [J].
郑重 ;
马富裕 ;
慕自新 ;
李俊华 ;
杨海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2) :42-47
[7]   不同棉花品种群体冠层构成分析 [J].
吕新 ;
白萍 ;
王克如 .
中国棉花, 2001, (04) :14-15
[8]   新疆超高产棉花需肥特性的初步研究 [J].
王克如 ;
李少昆 ;
宋光杰 ;
陈刚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71-73
[9]   氮素营养对小麦群体光合碳同化作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3) :235-243
[10]   棉花不同群体冠层特征的映像分析 [J].
张立桢 ;
潘学标 ;
李亚兵 ;
王延琴 ;
PeterCull ;
李红娟 .
棉花学报, 1998, (03)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