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元素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8
作者
何高文
薛婷
孙晓明
张学华
朱克超
王生伟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4] 广州
[5] 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富钴结壳; 元素组合; 成矿作用; 西太平洋海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 [海洋矿产资源及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海山富钴结壳是一种重要的海底固体矿产。对西太平洋海山的56个结壳样品进行了23种化学组分分析。并利用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四组元素组合和四个主因子。综合特征表明,富钴结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强度较大的锰矿物相成矿作用,Co、Ni等元素的富集与此有关;铁矿物相的成矿作用强度较小,但表现出多期次的特点;锰、铁矿物是不同成矿怍用的产物;结壳形成过程中,可能遭受了二次磷酸盐化作用,结壳中磷酸盐矿物的形成对铁矿物相的形成可能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洋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元素富集的影响 [J].
潘家华 ;
刘淑琴 ;
Eric DeCarlo .
地球学报, 2002, (05) :403-407
[2]   富Co铁锰结壳铂族元素与铼-锇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J].
姚德 ;
张丽洁 ;
John C Wiltshire ;
初凤友 ;
杜安道 ;
刘心中 ;
杨富贵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3) :53-58
[3]   麦哲伦海山区MD、ME、MF海山富钴结壳特征 [J].
朱克超 ;
赵祖斌 ;
李扬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33-38
[4]   太平洋铁锰结壳铂族元素的初步研究 [J].
石学法 ;
彭建堂 ;
卜文瑞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4) :339-340
[5]  
麦哲伦海山区MA、MC海山富钴结壳元素间关系及成因意义[J]. 王嘹亮,钟和贤,曾繁彩,李扬,朱克超.南海地质研究. 1999(00)
[6]   约翰斯顿岛附近海域铁锰结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J].
姚德,张丽洁,崔汝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1) :33-49
[7]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M]. 地质出版社 , 何高文等著, 2001
[8]  
海洋地球化学[M]. 地质出版社 , 赵其渊等编, 1989
[9]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HEAVY-METAL DISTRIBUTION IN PACIFIC FERROMANGANESE NODULES AND CRUSTS [J].
HALBACH, P .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86, 75 (01) :235-247
[10]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Pacific ferromanganese nodules and crusts .2 Halhach P. 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