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贫困原因与扶贫对策

被引:14
作者
杨延昭
机构
[1] 不详
[2] 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湖北武汉
[3] 不详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原因; 扶贫对策;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05.03.01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民族地区贫困的十大原因: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方式落伍;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思想观念保守,人们安于现状;科技水平偏低,科技投入不足;教育事业落后,人口素质较低;人才严重匮乏,流失速度加剧;发展资金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新世纪新阶段应采取的扶贫对策:坚持救济性扶贫、开发式扶贫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思想扶贫、政策扶贫、制度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社会扶贫、移民扶贫并重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研究 [J].
黄保勤 .
民族研究 , 1999, (05) :55-65+111
[2]   从文化角度探讨少数民族贫困问题 [J].
周毅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