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会均等思想的收入分配研究述评

被引:1
作者
林坚
杨奇明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收入不均等; 收入分配; 公平; 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化政策;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4.01.017
中图分类号
F014.4 [国民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的机会均等思想被引入收入分配研究。经济学家将机会均等思想公式化,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扩展收入分配研究:(1)经验测度现实社会收入分配机会不均等状况;(2)设计与评价收入分配机会均等化政策;(3)将分配不公定义为机会不均等,并考察其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上述研究进展的评述,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1)当前各国收入差距中相当比例源于机会不均,在中国最重要的机会不均因素是社会关系,这为通过机会均等化缓解收入差距提供了经验依据;(2)机会均等思想可操作,罗默的EOp分析框架能帮助我们基于经验数据事先设计与事后评价机会均等化政策;(3)理论与实证分析均表明,机会不均对经济绩效具有负向效应,公平与效率并不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研究进展 [J].
曾国安 ;
洪丽 .
经济学动态, 2010, (05) :89-95
[3]   论社会公平的度量标准 [J].
魏杰 ;
叶榕 .
理论前沿, 2008, (03) :5-8
[4]  
长安讲坛[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吴敬琏等, 2008
[5]  
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世界银行[著], 2006
[6]  
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姚洋主编, 2004
[7]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8]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Italy[J] . Daniele Checchi,Vito Peragine.The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 2010 (4)
[9]   The Effect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Individual Wages and an Examination of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India [J].
Singh, Ashish .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010, 31 (03) :230-246
[10]  
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nine Chinese provinces, 1989–2006[J] . Yingqiang Zhang,Tor Eriksson.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