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器”到育“人”——中外青少年科学教育理论述评

被引:3
作者
董小苹
机构
[1]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精神; 价值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32 [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科学教育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但中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失重就轻,为此,本文对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教育的价值定位及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 [J].
董华 ;
桑宁霞 .
教育研究, 2001, (12) :43-46
[2]   以科学理性为基点——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 [J].
王永红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 (04) :18-21+72
[3]   论二十世纪科学教育的变革 [J].
王林 .
基础教育研究, 2000, (S1) :11-12
[4]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定位 [J].
徐书业 .
教育发展研究, 2000, (08) :38-41
[5]  
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技术—社会(STS)[J]. 梁英豪.课程.教材.教法. 2000(05)
[6]   中美科学教育比较 [J].
丁邦平 .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2) :53-55
[7]   全美科学教育标准(NSES)简介 [J].
凌玲 .
学科教育, 2000, (01) :46-49
[8]   反思科学教育 [J].
袁振国 .
中小学管理, 1999, (12) :2-4
[9]   知识经济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J].
刘献君 .
高等教育研究 , 1999, (02) :15-19
[10]   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必然抉择 [J].
乐传永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02)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