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残留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和对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王磊
王旭东
刘莹
段文松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二级处理水; 残留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预处理;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2006.06.006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本试验分析了城市二级处理水的残留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征及对超滤膜过滤透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混凝法,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吸附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态有机物主要集中在<2k分子量区间上;(2)混凝处理后,高分子量有机物低分子化效果明显;PAC吸附能有效去除小分子量有机物;臭氧-PAC联用,大分子量有机物和小分子量有机物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表明臭氧氧化与PAC吸附联用在去除有机物方面具有很好的互补性;(3)分子量分布对原水的透水通量影响较大;选择混凝、PAC或臭氧-PAC等作为膜法处理的预处理单元,对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具有重要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混凝和粉末炭去除黄浦江水中DOM的效果 [J].
董秉直 ;
曹达文 ;
范瑾初 ;
李景华 ;
徐强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03) :1-4
[2]  
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M].肖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M].王占生;刘文君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