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受理制度改造的理性视角

被引:14
作者
宋朝武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
关键词
诉讼受理制度; 案件登记制度; 滥用诉讼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事诉讼受理是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的初始必经阶段,对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意义重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出现,民众的诉求越来越多,而我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专门机构,应当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历史任务,最大程度地吸纳化解矛盾纠纷。然而,现行民事诉讼受理制度所规定的起诉条件,既包括实体内容又包括程序要求,确定性有余而灵活性、包容性不足,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起到过滤纠纷,节约司法资源的作用,但其对于新型权利诉求进入诉讼渠道的阻隔作用日益显现,甚至为个别地方限制当事人正当诉权的行使提供了借口。在改造方案的设计方面,应当理性审视现有司法资源和司法环境,更宜采渐进式而非跃进式的方案,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导致司法不堪重负,制约正常功能的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4, (06) : 58 - 68
  • [2] 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罗结珍译, 1999
  • [3]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白绿铉编译, 2000
  •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解与适用[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毕玉谦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