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兼论“中国责任论”与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

被引:16
作者
薛晨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洲室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中国责任论; 国际公共产品; 供给; 和谐世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21世纪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导致了安全问题主体的转移和威胁来源的不确定性及非对称性,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迅速扩大,与此相应的则是安全概念的泛化。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征使其解决方案具有国际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国际社会的现实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经济理性并不能解决这一困境。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在战略文化层面上提出了中国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思路。中国在此领域向国际社会提供包括制度架构在内的公共产品是促进世界向和谐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回应"中国责任论"、履行中国国际责任的一种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5 +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全球公共产品:定义、分类及其供给 [J].
李增刚 .
经济评论, 2006, (01) :131-140+147
[3]   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 [J].
张建新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08) :31-37+5
[4]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 [J].
余潇枫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02) :8-13+4
[5]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M]. - 商务印书馆 , (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MichaelH.Lessnoff)著, 2001
[6]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
[7]  
经济学[M].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美)萨缪尔森, 1992
[8]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J].
Samuelson, Paul A.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 36 (04) :387-389
[9]  
Increasing the Incentive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 . Mancur Ols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71 (4)
[10]  
Human DevelopmentReport1993 .2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