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特征
被引:15
作者:
刘正刚
裴柏洋
王宪帅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
土地利用类型;
有机碳;
易氧化态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交错带是全球变化敏感区,研究生态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可为生态交错带因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汇功能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该文研究了岷江上流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具有代表性的高山栎地、灌丛地、灌木林地、花椒地、农耕地以及人工刺槐林地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的含量和分布特征,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易氧化态碳占有机碳的比例波动为3.57%12.71%,表现为高山栎地>农耕地>灌木林地>人工刺槐林地>灌丛地>花椒地。研究结果说明植被类型是导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31
+31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