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广州市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陈珣珣 [1 ]
钟球 [2 ]
周琳 [2 ]
高翠南 [3 ]
许卓卫 [3 ]
机构
[1]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防治科
[2]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主任办公室
[3] 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部
关键词
结核,肺/治疗; 心理疗法; 病人依从;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5 [内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广州市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08年9月2日至2010年4月30日期间确诊并接受治疗及管理的640例广州市流动人口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将其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164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2例。两组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干预组同时增加以支持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干预后两组的心理测评和第2个月末服药依从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164例入选患者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等4个因子。心理干预后,对照组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等4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51±0.53、1.50±0.46、1.75±0.54、1.65±0.61,干预组的结果分别为1.25±0.49、1.27±0.44、1.50±0.50、1.36±0.60,明显低于国内常模数据(1.37±0.48、1.39±0.43、1.62±0.52、1.50±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2.46、2.17、2.11,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得分也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3.28、3.08、3.09,P值均<0.01)。同时,干预组的社会支持度得分(22.67±5.51、8.75±3.15、7.98±2.19、37.23±6.67)则高于对照组得分(20.56±4.43、6.93±2.21、7.01±2.42、33.87±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4.28、2.69、3.53,P值均<0.01)。第2个月末干预组服药依从率(96.3%,79/82)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2.9%,6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P<0.01)。结论对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干预研究 [J].
林奕 ;
李劲 ;
徐岩 ;
郑国琴 ;
刘君财 ;
麦衬娇 ;
张婕 .
中国防痨杂志, 2007, (04) :306-309
[2]   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措施 [J].
徐佳薇 ;
汪洋 ;
胡代玉 .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7, (02) :135-137
[3]   肺结核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J].
杨林 ;
吴东玲 ;
郭红革 ;
刘军卫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11) :51-54
[4]   心理社会因素与青年肺结核发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J].
朱林,李拯民,范若兰,曹丽华,徐道康 .
中国防痨杂志, 1996, (02) :61-63
[5]   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 [J].
金华 ;
吴文源 ;
张明园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05) :260-263
[6]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