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解少阳法解读并运用若干东垣方

被引:1
作者
李伟林
机构
[1]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
关键词
和解少阳法; 小柴胡汤; 东垣方;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9 [医案、医话(临床经验)];
学科分类号
100502 ;
摘要
<正>治疗少阳病当用和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是中医治法的基本内容,其中汗、下、和三法,就《伤寒论》而言,分别代表了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病的治法,就此而论,“和”法的要领应该是局限而明确的。太阳病为表,当汗之,即“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阳明病为里,当下之,即“中满者泻之于内”;唯有少阳,位于半表半里,有枢机特性,汗下均不可,只有“和”之。有多少人困于对“和”字字面的理解,竟发展成与少阳生理特点无半点联系了。后世有些医家还扩大了“和”法的涵义,无限扩大“和”法的内涵与外延,如《绛
引用
收藏
页码:4 / 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抗原阳性40例观察 [J].
李伟林 ;
赵仙铭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 (05) :14-14
[2]   中药合拉米呋啶短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J].
李伟林 ;
赵仙铭 ;
戴仁舜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4) :31-32
[3]   和解达邪法治疗HBeAg反跳的初步观察及理论探讨 [J].
李伟林 ;
林希伦 ;
罗婉芬 .
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1992, (02) :1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