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05-6”龙卷风过程的诊断与数值模拟

被引:15
作者
刘宁微 [1 ]
马雁军 [1 ]
刘晓梅 [2 ]
戴萍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龙卷风; 诊断; 数值模拟; 垂直运动;
D O I
10.13577/j.jnd.2007.0514
中图分类号
P445 [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先对2005年6月10日(简称"05-6")发生在辽宁省的一次龙卷风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然后,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气候研究与预报模型(WRF)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低空强辐合与高空强辐散的配置在6月10日14时前后达到鼎盛时期,为强对流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上干冷下暖湿的大气层结不稳定结构和近地面的水汽通量辐合,为龙卷风的发生提供了持续的能量和充足的水汽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比较成功地再现此次龙卷风过程,其结果与诊断分析相符。模拟的辽西地区的不稳定能量和气柱上升运动的配置关系从10日上午开始,在当日14-15时达到一个峰值,导致了16时龙卷风的发生。另外,不论是在诊断分析还是数值模拟的结果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对流运动和较小的影响范围,都十分符合龙卷风这种小尺度强对流系统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