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现象的起源、类型与演进

被引:7
作者
宋磊 [1 ]
孟捷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资本论》与当代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富士康现象; 模块化; 生产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富士康现象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先企业的富士康在企业间分工、企业内分工、劳动—社会关系和企业—投资地关系等领域的战略选择所引发的一组典型事实。这些事实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成就和困境。在借助产品建构理论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进行扩张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富士康现象的本质是当下的世界主流生产方式在中国的极端表现:存在于不同领域的富士康现象的最大公约数是广义的模块化;富士康现象的跨域存在是技术领域的模块化不受约束地跨域演进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 [J].
任焰 ;
潘毅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21-33+242
[2]   中国版模块化陷阱的起源、形态与企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J].
宋磊 .
学术月刊, 2008, (02) :88-93
[3]  
ATheoryofCapitalistRegulation:TheUSExperience. M.Aglietta. . 1979
[4]  
TheVisibleHand:TheManagerialRevolutioninAmericanBusi-ness. Jr.A Chandler. . 1977
[5]  
劳动与垄断资本[M]. 商务印书馆[美]布雷弗曼(H·Braverman) 著, 1979
[6]   无品牌缺技术 富士康困兽犹斗 [J].
杜舟 ;
马鸣 .
IT时代周刊, 2011, (16) :34-40
[7]  
TheProductiveModels:TheCondi-tionsofProfitability. R.Boyer,M.Freyssenet. . 2002
[8]  
Architecture-Based Com-parative Advantage:A Design Information View of Manu-facturing. T.Fujimoto. Evol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view . 2007
[9]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D.Chandler,Jr)著, 1999
[10]  
人工科学[M]. 商务印书馆[美]西蒙(Simon,H·A·)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