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年泉州海外大震的发震构造

被引:7
作者
雷土成
吕浩江
机构
[1] 福建省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 福建省地震局泉州基准地震台
关键词
大震; 第三纪; 发震构造; 地震形变带; 构造应力场; 挤压应力; NEE; 中新世; 晚第三纪; 红土; 粘土; 海底地形; 海底地貌; 泉州; 福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604年12月29日泉州海外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中位于24°54′N、119°24′E,震级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4—28公里。在震中区附近,城墙倾颓,房屋倒塌,击浪覆舟。地震顷刻,在兴化、泉州、漳州—龙海之间等平原地带,还出现地裂、喷水冒砂的地震形变带,其联线呈NE方向。这次地震,波及福建、浙江、江西及江苏、安徽、上海、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影响最远记录约1000公里。据烈度分布编制的等震线图,极震区长轴为NE方向,与本区NE向构造走向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8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