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社会发展效应

被引:3
作者
赖风
金燕
机构
[1]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物联网; 社会变革;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产业;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6.034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正>伴随着人类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要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的呼唤,"物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题词。物联网作为新时代高新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等巨大优势,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①。尽管物联网的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成熟状态,也无法精确描绘其发展轨迹,但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已经势不可挡。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极权与民主:物联网的偏好与风险——以圆形监狱为视角 [J].
刘永谋 ;
吴林海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2, 28 (05) :77-81
[2]   论技治主义:以凡勃伦为例 [J].
刘永谋 .
哲学研究, 2012, (03) :91-97+104+128
[3]   机器与统治——马克思科学技术论的权力之维 [J].
刘永谋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 29 (01) :52-56
[4]   物联网的基本维度与研究原则:基于哲学社会科学视域 [J].
闵春发 .
江海学刊, 2011, (06) :72-77
[5]   需求伦理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J].
叶美兰 ;
王翚 .
学海, 2011, (04) :18-26
[6]   物联网的本质、面临的风险与应对之策 [J].
刘永谋 ;
吴林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1, (04) :35-40
[7]   物联网视域下的社会风险与政策监管 [J].
叶美兰 ;
王林林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2) :1-4
[8]   物联网社会冲击的若干思考 [J].
刘永谋 ;
吴林海 ;
叶美兰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1) :1-7
[9]   媒介技术与文化变迁:尼尔·波兹曼论技术 [J].
刘永谋 .
天津社会科学, 2010, 6 (06) :29-34
[10]   物联网的形上之思——物联网给我国思想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J].
欧阳友权 ;
欧阳文风 .
求索, 2010, (09) :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