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性、差异性与创造性——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关系

被引:2
作者
刘红凛
机构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学习型组织理论; 借鉴性; 差异性; 创造性;
D O I
10.16501/j.cnki.50-1019/d.2011.02.019
中图分类号
D261.1 [思想教育、路线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有党自身的历史传统与理论渊源,也受到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启迪。但政党与企业在组织本质、结构功能、价值追求上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与本源于现代企业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必然有所差异。正确认识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关系,正视其借鉴性、差异性与创造性,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前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与时代要求,合理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科学理念,立足实践进行理论、思维、学习模式与方法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与党的建设的其他内容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尤其要以党内民主建设为基础、以党的组织建设为保障,靠全体党员共同努力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彼德·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J].
黄爱玲 .
教育评论, 2003, (05) :98-100
[2]  
邓小平 著.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1994
[3]  
惠芳.  学习型组织理论:关于组织发展的一种哲学[J]. 时代人物. 2008(02)
[4]  
Senge P M.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 1990
[5]  
(美)彼得·圣吉等(PeterM.Senge)著,王秋海等译.变革之舞[M]. 东方出版社, 2001
[6]  
江泽民文选[M]. 人民出版社, 2006
[7]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 [J].
迟全华 .
浙江学刊, 2010, (01) :8-12
[9]   刘少奇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探索 [J].
王万江 .
理论与改革, 2010, (03)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