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方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18
作者
段敏
石晶
张丽萍
张大明
申彩英
机构
[1]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关键词
新能源车辆; 实践教学体系; 科研优势;
D O I
10.15916/j.issn1674-327x.2016.02.034
中图分类号
U469.7-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80204 ; 082304 ; 040102 ;
摘要
新能源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和自主研发的需求,对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汽车学院的特色和科研优势,充分调研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需求,依靠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辽宁省高校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电动汽车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注重实践教学向科研的转化方面,进行了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又能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并充分利用学科的科研优势,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面向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专业培养标准探索 [J].
段敏 ;
张大明 ;
申彩英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1) :61-63
[2]   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J].
严运兵 ;
张光德 ;
杨启梁 .
中国冶金教育, 2011, (03) :54-56+59
[3]   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 [J].
刘学渊 ;
陈继飞 .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4) :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