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及其近缘野生种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被引:9
作者
刘庆昌
王晶珊
国分祯二
佐藤宗治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部,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部,日本鹿儿岛大学农学部
关键词
甘薯; I.triloba; I.lacunosa;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甘薯品种高系14号及其近缘野生种I.triloba L、和I.lacunosa L,进行原生质体植株再生研究。从离体培养植株的叶柄分离出原生质体,将其培养在含有0.05mg/L 2,4-D和0.5mg/L激动素(KT)的MS培养基中,从原生质体获得了高频率的愈伤组织。培养8-12周后,将直径达2—3mm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0.05mg/L 2,4-D的MS培养基上。转移3-6周后,将愈伤组织进一步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IAA)和6-苄基嘌呤(BAP)的MS培养基上,一些愈伤组织再生出植株。未再生植株的愈伤组织进一步在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它们也再生出植株。本研究从I.triloba原生质体获得高频率的植株再生;首次从I.lacunosa原生质体再生出植株;从高系14号原生质体也再生出完整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LANT-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 CULTURE OF SWEET-POTATO (IPOMOEA-BATATAS LAM) [J].
SIHACHAKR, D ;
DUCREUX, G .
PLANT CELL REPORTS, 1987, 6 (05) :32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