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之政策性见解——基于典型地区的比较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正平 [1 ]
林汉川 [2 ]
葛倩倩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 可持续发展; 典型地区;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1.11.012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2008年5月,银监会发文将"只贷不存"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推广到全国,并给予各地省级地方政府相对宽松的政策空间,此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猛,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已经建立了3 366家小额贷款公司。然而,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为此,本文选择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相对成熟的山西、内蒙古、浙江、上海和北京五个典型地区为例,在对其政策设计和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小额贷款公司“偏向”中小企业:争议与辨析 [J].
张正平 ;
梁毅菲 ;
唐倩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0) :32-40
[2]   建立可持续的微型信贷体系 [J].
艾文·楚纳伊迪 .
农村金融研究, 2009, (11) :57-58
[3]   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困境与出路——浙江案例研究 [J].
钱水土 ;
夏良圣 ;
蔡晶晶 .
上海金融 , 2009, (09) :78-81+77
[4]   关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
蔡伟 .
金融纵横, 2009, (07) :57-60
[5]   小额贷款公司的喜与忧 [J].
植凤寅 .
中国金融, 2009, (14) :78-81
[6]   从格莱珉银行实践看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 [J].
蒋海燕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 (06) :77-77
[7]   小额信贷组织的金融企业性质亟待明确 [J].
邢毅 .
中国金融, 2009, (11) :83-83
[8]   浅议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J].
苏彤 ;
郑红生 .
金融发展研究, 2008, (02) :65-67
[9]   “只贷不存”机构运作机制的特征与创新 [J].
何广文 .
银行家, 2006, (08) :118-121
[10]   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新发展——德国、阿尔巴尼亚和乌克兰小额信贷的研讨和考察 [J].
杜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10)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