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季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对气候影响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赵伟 [1 ]
刘红年 [1 ]
吴涧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光学厚度; 气溶胶指数; 辐射强迫; 小雨; 气候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本文在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中引入沙尘气溶胶的起沙机制,同时建立了与气候模式连接的沙尘气溶胶输送模式,并在辐射模块中加入沙尘气溶胶的影响,模拟沙尘气溶胶的输送、扩散、沉降等过程以及对辐射的影响.利用此模式得到了1998年春季3、4、5月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源区分布、沙尘气溶胶的柱浓度分布、光学厚度等物理量及其辐射效应和气候效应.结果表明春季中国沙尘源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部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中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河西走廊地区以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附近,这些地区的起沙率大于5μg/(m2.s),最大为65μg/(m2.s);沙尘气溶胶柱浓度最大值达0.55 g/m2,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相应的光学厚度最大值是0.50.沙尘气溶胶使得中国地区地面短波辐射收入平均减小了4.10 W/m2,地面长波辐射收入增大了+0.46 W/m2,地面净辐射强迫为-3.64 W/m2,大气辐射收支与地面相反,净辐射强迫为+3.10 W/m2;同时沙尘气溶胶通过影响到达地面的辐射使得地面有较强的降温,整个模拟区域平均地面气温降低了0.24 K,而北方地区地面气温降低了0.37 K;沙尘对于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小雨的影响上,沙尘气溶胶使得模拟区域内小雨减小了20%左右;另一方面,华北地区降水受沙尘气溶胶影响最大,总降水减少了13.8%,而全区域总降水只减少了2%.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亚洲大陆2000~2002年春季大气沙尘时空特征的数值模拟 [J].
陈广善 ;
刘晓东 ;
陈葆德 .
环境科学, 2006, (01) :1-8
[2]   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初步模拟研究 [J].
吴涧 ;
符淙斌 ;
蒋维楣 ;
刘红年 ;
赵润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37-47
[3]   我国沙尘的来源、移动路径及对东部海域的影响 [J].
张凯 ;
高会旺 ;
张仁健 ;
朱燕君 ;
王跃思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627-636
[4]   我国春季大气沙尘气溶胶分布和短波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吴涧 ;
蒋维楣 ;
王卫国 ;
姚克亚 ;
袁仁民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4, (01) :119-128
[5]   黑河地区大气沙尘对地面辐射能收支的影响 [J].
沈志宝 ;
魏丽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1) :3-5
[6]   东亚地区黄沙长距离输送模式设计 [J].
黄美元 ;
王自发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4) :243-255
[7]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dust aerosol over east Asia-north Pacific region during spring, 2001[J] . Hong Wang,Guangyu Shi,Aoki Teruo,Biao Wang,Tianliang Zha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20)
[8]  
气溶胶大气化学过程及其气候效应若干问题的研究 .2 刘红年. 南京大学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