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正义的实现:从“排斥”走向“包容性政策”

被引:6
作者
向玉琼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社会正义; 社会排斥; 包容; 社会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我国社会政策经历过一个建构与重构的过程,但排斥性是一以贯之的主基调。随着人类从工业社会逐步迈入后工业社会,基于差异承认与平等实现而形成的二维正义观登场。而现行社会政策既无法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也无法保证平等实现,从而呈现出对正义的偏离。只有建立起包容性社会政策,尊重个体差异,同时保证多元主体享有共同福利的机会和水平,才能实现正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105 +1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全球化时代的正义诉求 [J].
张康之 .
浙江社会科学, 2012, (01) :30-40+156
[2]   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 [J].
田毅鹏 .
社会科学, 2012, (01) :75-80
[3]   包容性发展理念对中国社会政策建构的启示 [J].
向德平 .
社会科学, 2012, (01) :70-74
[4]   “共和构想”是社会包容性政策的核心思想 [J].
Claude Didry ;
易臻真 .
社会科学, 2012, (01) :65-69
[5]   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 [J].
文军 .
社会科学, 2012, (01) :81-86
[6]   建设包容性社区:居民权利均等化的社会政策想象 [J].
马西恒 .
学习与实践, 2011, (02) :104-109
[7]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正义 [J].
张康之 ;
张乾友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12) :43-51+58+125
[8]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J].
岳经纶 .
探索与争鸣, 2010, (10) :37-42
[9]   走向社会政策时代:从发展主义到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建设 [J].
郁建兴 ;
何子英 .
社会科学, 2010, (07) :19-26+187
[10]  
有关正义实质的论辩:再分配、承认还是代表权?[J]. 南茜·弗雷泽,朱美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