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季节内振荡气候特征

被引:62
作者
王遵娅
丁一汇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季节内振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04年我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对夏季长江中下游典型旱涝年季节内振荡周期、强度和位相等特征进行合成对比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涝年降水季节内振荡周期较旱年长,涝年以30~60d周期为主,而旱年以10~30d周期为主。旱涝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10~30d振荡整体上均强于30~60d振荡;10~30d及30~60d振荡,涝年的强度都大于旱年。季节内振荡在旱年的北传较涝年强,能达到50°N附近;而涝年不仅有明显的季节内振荡从低纬度地区向北传播,同时还有弱的振荡从中高纬度地区向南传播,两者汇合于长江流域形成强的振荡中心。影响我国低频降水的低频异常环流分布模态在旱涝年是一致的,但涝年的低频环流强于旱年,而这种低频环流场的差异正是造成涝年的低频降水强于旱年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10 / 7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