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洲过渡带四种多年生植物水分关系特征

被引:47
作者
李向义
张希明
何兴元
曾凡江
Andrea FOETZKI
Frank M THOMAS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德国哥廷根大学生态与生态系统研究所
关键词
水分关系; 干旱胁迫; 灌溉效果; 地下水;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沙漠 -绿洲过渡带地区植被的可持续性在防止绿洲沙漠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对过渡带主要植物种骆驼刺 (Alhagisparsifolia Shap)、多枝柽柳 (Tamarix ramosissima L ebed.)、胡杨 (Populus euphratica Oliv.)和头状沙拐枣 (Calligonum caput-medusae Schrenk.)水分关系的研究表明 :4种植物的水分恢复状况良好 ,清晨水势一直较高 ,水分亏缺并不严重。渗透势和正午水势的降低幅度不大 ,变化比较平稳 ,更像是一种生长过程中的结果 ,植物的水分胁迫状况并不明显。 4种植物的水势和渗透势都高于典型的荒漠植物 ,属于中生植物的范围。水分参数的变化显示在同样的环境节律下 ,四种植物在水分生理的变化特征上有一致性。一直很高的 RWCp 值表明植物不能适应剧烈的水分损失和较低的水分含量 ,植物需要稳定充足的水分供应来适应塔克拉玛干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环境。植物对环境胁迫也有各自不同的生理适应特点 ,胡杨的ΔΠ值大 ,能忍受较多的水分损失维持气孔的开放 ;骆驼刺的Ψp 值最高 ,水分亏缺的平衡与恢复效果明显 ;C4 植物头状沙拐枣能维持较高的水势和渗透势 ,而盐土植物多枝柽柳能忍受水势的很大降低。夏季一次性灌溉对骆驼刺、多枝柽柳和胡杨水分状况的改善基本没有影响 ,对头状沙拐枣有一定的帮助。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164 / 11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塔干南缘骆驼刺植被水分关系的研究(英文) [J].
李向义 ;
张希明 ;
曾凡江 ;
Andrea FOETZKI ;
Frank M .THOMAS ;
李小明 ;
Michael RUNGE ;
何兴元 .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10) :1219-1224
[2]   柠条抗旱的生理生态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J].
杨文斌 ;
任建民 ;
贾翠萍 .
生态学报, 1997, (03) :239-244
[3]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 [J].
王孟本,李洪建,柴宝峰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6) :494-501
[4]   油松P-V曲线主要水分参数随季节和种源的变化 [J].
李庆梅 ;
徐化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4) :326-335
[5]   PV技术在油松侧柏苗木抗旱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J].
李吉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9, (01) :3-11
[6]  
干旱半干旱区沙地灌 ( 乔 ) 木种水分动态关系及其应用[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韩德儒等著, 1996
[7]   MEASUREMENT OF PLANT WATER STATUS BY THE PRESSURE CHAMBER TECHNIQUE [J].
TURNER, NC .
IRRIGATION SCIENCE, 1988, 9 (04) :289-308
[8]   COMPARISON BETWEEN PRESSURE-VOLUME AND DEWPOINT-HYGROMETRY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THE WATER RELA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 AND LEGUME LEAVES [J].
WILSON, JR ;
FISHER, MJ ;
SCHULZE, ED ;
DOLBY, GR ;
LUDLOW, MM .
OECOLOGIA, 1979, 41 (01) :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