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分析

被引:23
作者
宁佳 [1 ,2 ]
刘纪远 [1 ]
邵全琴 [1 ]
樊江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多情景模拟; 大气环境; 水环境; 西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6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有利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可为西部地区今后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10年的GDP数据和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国家"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水环境中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为指标,对西部地区不同省市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设定了四种不同的排放水平情景,在不同情景下核定了西部各省市的GDP潜在增长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可分为三类:一类省市包括重庆、陕西、四川三省市,该区环境承载力接近超载,需按2010年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排放才可支持其经济高速发展,达到其规划的GDP增长率;二类省市包括西藏、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等五省市,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空间,能够支持该区到"十二五"、"十三五"的经济发展目标;三类省市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四省市,环境承载力空间较大,能够支持该区较高的GDP发展速率。针对不同省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应以东部先进省市污染物排放水平或发达国家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节能减排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污染物处理水平,在今后承接各类产业时,提高环境污染物排放要求。广西、云南、西藏、贵州、内蒙古五省市在今后发展中,应以全国平均或东部平均污染物排放水平为目标,适当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在满足国家对各省份环境要求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四省市由于目前环境容量较大,可以在现有水平下,稳步进行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J].
董文 ;
张新 ;
池天河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1, 13 (02) :177-183
[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J].
邓伟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959-969
[3]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J].
邱鹏 .
软科学, 2009, 23 (06) :66-69
[4]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刘晓丽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35-42
[5]   大庆市综合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J].
王宁 ;
富丰珍 ;
董大娟 .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8) :59+250-59
[6]   山西环境承载力及其环境变化机制与驱动力分析 [J].
李素清 ;
王向东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0-13
[7]  
区域环评中环境容量估算和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J]. 周能芹.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7(01)
[8]  
区域环评中环境容量估算和总量控制方案的制定[J]. 周能芹.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7 (01)
[9]   山西省大气环境承载力初探 [J].
陈新凤 .
经济问题, 2006, (11) :79-81
[10]   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研究 [J].
毛洪章 ;
陈军 .
理论月刊, 2006, (01)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