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

被引:12
作者
陈璐
机构
[1] 天津市东丽区卫生防病站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模式; 公共卫生问题;
D O I
10.13329/j.cnki.zyyjk.2005.10.005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自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人,短短几年已进入艾滋病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健康教育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手段。通过对性工作者、吸毒人员、流动人口、在校大学生、农村人口等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开展知识讲座、广播宣传、发放宣传材料、主题网沾、健康咨询,主题日、专题讨论等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助于艾滋病工作的开展,但在我国也存在“标准化”的模式被应用与不合适的地区和环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应致力于建立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以适用于不同的地域和环境。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多开展全民合作、名人效应、同伴教育等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51 / 14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   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策略 [J].
刘颖明 .
中国健康教育, 2004, (01) :50-50
[3]   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HIV/AIDS综合干预研究附视频 [J].
杨清 ;
阿力拉曲 ;
任宇祥 ;
唐平 ;
王琳琅 ;
栾荣生 ;
穆世惠 ;
李佳圆 ;
吉力日呷 ;
罗小艳 .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3, (03) :195-197
[4]   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 [J].
张毅 .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3, (01) :12-15
[5]   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J].
黄才胜 ;
韦茂国 ;
黎田夫 ;
谭龙建 ;
何启亚 ;
夏立红 ;
钟蓬堂 .
中国热带医学, 2003, (01) :121-124
[6]   吸毒、卖淫者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分析 [J].
张红波 ;
肖云 ;
卫星 ;
胡芸 ;
黄家胜 .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1) :117-118
[7]   农村青壮年艾滋病知识了解状况与今后健康教育的方向 [J].
卓家同 ;
Ebriham H.Shahul ;
梁伟江 ;
谢艺红 .
广西预防医学, 2002, (05) :284-286
[8]   深圳地区发廊从业人员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研究 [J].
曾序春 ;
洪福昌 ;
罗斌 ;
李小环 ;
周华 ;
蔡于茂 ;
董时富 ;
刘德辉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2, (05) :278-281
[9]   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工作初探 [J].
汤小羚 ;
陈小健 ;
李土荣 ;
倪益友 ;
阎建平 ;
黄晓琴 .
中国校医, 2002, (05) :458-459
[10]   山东省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感染现况调查 [J].
刘传新 ;
苏生利 ;
傅继华 ;
康殿民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2, (01)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