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40
作者
刘英超 [1 ,2 ]
杨竹森 [2 ]
侯增谦 [1 ]
田世洪 [2 ]
王召林 [1 ,3 ]
宋玉财 [1 ]
薛万文 [4 ]
鲁海峰 [4 ]
王富春 [4 ]
张玉宝 [4 ]
朱田 [4 ]
俞长捷 [4 ]
苏嫒娜 [1 ,5 ]
李真真 [1 ,6 ]
于玉帅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4]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5] 东华理工大学
[6] 昆明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质学; 类MVT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碳氢氧同位素;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 东莫扎抓Pb-Zn矿床;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6.003
中图分类号
P618.42 [铅];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察、系统的矿石光薄片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概述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展布,产状严格受到矿区逆冲断层的控制,赋矿围岩为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和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尕迪考组灰岩,发育强白云石化和弱硅化,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矿石结构以皮壳状、草莓状等胶状结构和他形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角砾状、团块状和脉状。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值、δ18OV-SMOW值和δDV-SMOW值分别为-1.8‰~+3.3‰、+6.1‰~+24.6‰和-137‰~-53‰,计算得到成矿流体的δ18O流体值为-0.5‰~+13.8‰。研究结果表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盆地封存热卤水和大气降水,金属物质可能由区域流体在长距离迁移过程中通过与碳酸盐岩地层相互作用,以及淋滤含矿地层底部的火山岩而得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可能存在有机质的参与。据此,笔者将东莫扎抓矿床归为发育在碰撞造山带中受逆冲推覆断裂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并初步建立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70 / 784
页数:1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