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西部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探讨
被引:16
作者:

胡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来源:
关键词:
自然恢复;
人工促进自然恢复;
人工重建;
植被建设;
西部地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3.034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自然力与人力的作用大小,可将植被建设的主要途径划分为自然恢复、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3种。自然恢复是一种依靠植物自组织能力进行植被恢复的途径;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是在人力促进下的自然恢复过程;人工重建以人为设计理论为指导,仿拟自然群落结构,建造近自然林。3种途径各有千秋,在西部地区植被建设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利用宫胁森林重建法恢复和再建山东森林植被[J]. 山东林业科技, 2002, (04) : 3 - 7王仁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张淑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葛秀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 [2] “关键种”理论与福建南亚热带极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构想[J]. 福建林业科技, 2002, (02) : 4 - 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裘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振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3] 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评价和修复技术[J]. 贵州科学, 2002, (01) : 7 - 1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朱守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大学喀斯特生态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J].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 1 - 8邹厚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1) : 16 - 19黄高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张恩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
- [7] 新疆农业综合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4) : 28 - 32+80赵成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吉力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杨云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李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徐锦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 [8] 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快速建造的理论与技术[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3) : 1 - 5+22梁一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侯喜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李代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 [9] 黄土高原治理开发之基本经验[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2) : 52 - 58李玉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10] 生态退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框架[J].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6) : 46 - 53章家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市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