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多维审视

被引:13
作者
唐炎
机构
[1]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关键词
奥运争光计划; 出台动因; 内容变化; 历史功绩;
D O I
10.15930/j.cnki.wtxb.2007.02.005
中图分类号
G812.13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期“奥运争光计划”的出台动因、目标措施、历史功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奥运争光计划”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保持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绩持续增长、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为将社会公益金注入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较充分的理由、增强了国民的民族认同感4个方面。“奥运争光计划”在颁布和实施过程中也助长了“奥运战略”向“金牌战略”的蜕变,催生了竞技体育发展中狭隘的“金牌主义”,阻碍了竞技体育自身“造血”机制的形成。从发挥竞技体育本身应有的社会价值来说,“奥运争光计划”在实施中还需要新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发展之路,让俱乐部为国家队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台老戏唱出新意[J]. 徐济成.中国新闻周刊. 2005(36)
[2]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研究 [J].
赵鲁南 ;
孙晋海 ;
曹莉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4) :11-14+20
[3]   加强奥运“金牌大户”项目发展与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J].
孙汉超 ;
金赤 ;
郝强 ;
戴红霞 ;
戴健 ;
王志强 ;
周学军 ;
严立 ;
孙雷鸣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28-32
[4]   中国的体育改革及奥运战略 [J].
伍绍祖 .
体育文史, 1994, (0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