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菌株对6种松树幼苗的感染及其菌根解剖学研究

被引:9
作者
弓明钦
王凤珍
陈羽
陈应龙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松茸; 松树; 人工接种; 菌根形态;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1.04.002
中图分类号
S718.81 [真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 992 4菌株及日产松茸 9960 6菌株 ,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 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 ,研究结果表明 ,接种后 90 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 75%和 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 ;接种后 180 d,6种松树幼苗全部都可形成菌根 ,菌根感染率分别达 90 .63 %~ 10 0 % ,感染指数达 50 .0 0~ 84 .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 3种 ;随树种的不同 ,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 ;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 ,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 ,华山松的菌根最短 ;此外 ,各种组合之间在菌套厚度 ,哈蒂氏网结构上也略有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松茸群及其近缘种的分类地理研究 [J].
臧穆 .
真菌学报, 1990, (02) :113-127
[2]   我国部分造林树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初步调查研究 [J].
王云 ;
谢支锡 .
真菌学报, 1983, (01) :59-61
[3]   Ectomycorrhizal fungi with edible fruiting bodies .1. Tricholoma matsutake and related fungi [J].
Yun, W ;
Hall, IR ;
Evans, LA .
ECONOMIC BOTANY, 1997, 51 (03) :311-327
[4]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杨新美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5]  
食用菌生物学及栽培技术.[M].娄隆后;朱慧真;周璧华 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