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被引:27
作者
任义科 [1 ]
李树茁 [2 ]
杜海峰 [2 ]
费尔德曼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3] 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网络; 社会支持; 社会讨论; 指数随机图模型; p~*模型;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08.05.003
中图分类号
D412.7 [工人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采用2005年深圳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p*模型),分析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包括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稀疏,尤其是社会讨论网;无论在聚敛性还是扩张性方面,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核心-边缘的局部结构均较明显,且有小团体现象产生;社会支持和社会讨论关系都更可能受到中间人的控制或约束。属性变量对社会支持网的影响较多,而对社会讨论网的影响较少。指数随机图模型为基于社会网络来认识农民工的社会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62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 [J].
任义科 ;
杜海峰 ;
喻晓 ;
李树茁 ;
费尔德曼 .
社会, 2008, (05) :20-40+224
[2]   基于整体网络视角的农民工避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树茁 ;
韦艳 ;
任义科 .
人口与经济, 2007, (01) :10-17+9
[3]   报的运作方位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83-98+244
[4]   中国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性别偏好——基于深圳调查的研究 [J].
李树茁 ;
伍海霞 ;
靳小怡 ;
费尔德曼 .
人口研究, 2006, (06) :5-14
[5]   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J].
李树茁 ;
任义科 ;
费尔德曼 ;
杨绪松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3) :19-29+95
[6]   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对农村流动妇女初婚的影响——来自上海浦东的调查发现 [J].
靳小怡 ;
彭希哲 ;
李树茁 ;
郭有德 ;
杨绪松 .
人口与经济, 2005, (05) :53-58+47
[7]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 [J].
王毅杰 ;
童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2) :42-48
[8]   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 [J].
曹子玮 .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99-110
[9]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 [J].
徐晓军 .
社会科学, 2002, (03) :56-60
[10]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