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7
作者
郝明德
党廷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环境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地区—王东沟小流域,根据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特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塬、坡、沟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45%,建成塬面农田防护林体系(占5%)、沟坡经济林体系(占15%)、沟谷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占20%),草类占5%,林草配比合理。塬面以方田林网、道路网络和涝池群构成排蓄体系,基本作到水不下塬;平整沟坡土地、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坡面径流,使水不带沙;沟谷用柳谷坊群分段拦蓄,作到泥不出沟。完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历史上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粮、果、工副三元产业结构阶段,有25%的农民专门从事果业生产、销售及第三产业;粮食产量15年平均4170kg/hm2,处同类地区上等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建立试验示范区时的230元上升至2001年的2523元;土壤侵蚀模数连续11年稳定在800t/km2·a-1以下,探索出高原沟壑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垆土剖面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樊军
    郝明德
    党廷辉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 249 - 254
  • [2] 旱作高产田产量波动性和土壤干燥化
    李玉山
    [J]. 土壤学报, 2001, (03) : 353 - 356
  • [3] 中美小流域治理和农业的对比研究
    李玉山
    刘国彬
    刘宝元
    孙俊杰
    [J]. 水土保持通报, 1993, (01) : 11 - 15
  • [4] 长武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与技术[M]. 气象出版社 , 郝明德,梁银丽主编, 1998
  • [5]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宋桂琴主编, 1996
  • [6] 长武王东沟高效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李玉山,苏陕民主编, 1991
  • [7] 中国水土保持概论[M]. 农业出版社 , 辛树帜,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