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机制

被引:67
作者
孙伟 [1 ]
刘卫东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发病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实践中还缺乏统一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文章主要从分析HICH的局部解剖学特点、脑内血肿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以及其独特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的最新研究进展入手,详细阐述了血肿扩大、脑水肿和继发性缺血损伤等在HICH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便寻找到更好的临床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56 / 7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毛青
    刘卫东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11) : 526 - 528
  •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忠诚主编, 2004
  • [3] Medical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 S. Sacco,C. Marini,A. Carolei.Neurological Sciences . 2004 (1)
  • [4]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concentration afte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billeira S,Montaner J,Molina CA,et al.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