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使用工业油流标准

被引:11
作者
赵文智
毕海滨
付金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研究院
关键词
储层; 原油; 地质储量; 工业油流标准; 压裂; 产量测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行的工业油流标准作为地质储量的起算标准,经过50多年的争论、演化和应用,证明其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部分体现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但对低渗透及特低渗透储层,特别是对于须采取酸化及压裂等增产措施的储层,衡量其是否达到工业油流标准时应使用单井稳定产量。稳定产量与试油初期瞬时高峰产量的比值一般为2/5~1/8,不同地区、不同物性条件的储层有所差异。尽管提高措施强度可以提高试油初期的瞬时高峰产量,但稳定产量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储层厚度与渗透率的乘积。对于低渗低产储层,由于层间的相互干扰,合层测试产量与分层测试产量之间并非简单的求和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按SEC标准进行油气证实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 [J].
胡允栋 ;
萧德铭 ;
王永祥 .
石油学报, 2004, (02) :19-24
[2]   提高储量评估水平的三大地质要素 [J].
毕海滨 ;
查全衡 ;
王永卓 .
石油学报, 2004, (01) :25-29
[3]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通佑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