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叶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63
作者
刘瑞香
杨劼
高丽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沙棘; 俄罗斯沙棘; 干旱胁迫; 脯氨酸; 可溶性糖; 内源激素;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3.036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中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sinensis)和俄罗斯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在野外不同生境和田间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坡上土壤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沟底的土壤水分含量,坡上中国沙棘叶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比沟底明显增加,雌株的增加幅度大于雄株。在田间不同的干旱胁迫条件下,沙棘叶片内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和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积累能力为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雌、雄株之间的差异为雌株>雄株。沙棘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和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沙棘叶片可溶性糖的积累能力因雌雄株和品种不同而出现一定差异,表现为俄罗斯沙棘>中国沙棘,雌株>雄株。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沙棘叶片中的ABA显著增加,IAA和ZR的含量明显降低,GA的含量在胁迫初期升高,之后逐渐下降;中国沙棘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幅度小于俄罗斯沙棘,雌株的变化幅度小于雄株。综合沙棘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内源激素的变化,在干旱的适应性方面,中国沙棘和沙棘雌株更具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1+169 +1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皇甫川流域中国沙棘光合特征分析 [J].
杨劼 ;
李国强 ;
曹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2) :148-151
[2]   干旱胁迫下沙棘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研究 [J].
韩蕊莲 ;
李丽霞 ;
梁宗锁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1) :23-27
[3]   干旱胁迫下沙棘膜脂过氧化保护体系研究 [J].
韩蕊莲 ;
李丽霞 ;
梁宗锁 ;
薛智德 ;
杜正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4) :1-5
[4]   土壤干旱条件下玉米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变化 [J].
李岩 ;
潘海春 ;
李德全 .
植物生理学报, 2000, (04) :301-305
[5]   黑麦草叶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对于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英文) [J].
高玉葆 ;
任安芝 ;
刘峰 ;
吴秀英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3) :2-13
[6]   作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耐旱性 [J].
柳建国 ;
柯建国 ;
陈长青 ;
张斌 ;
张桃林 .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4) :9-10
[7]   水分胁迫过程中茶树新梢内源激素水平的消长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 [J].
潘根生 ;
吴伯千 ;
沈生荣 ;
钱利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5) :10-16
[8]   水分逆境对沙棘叶片脯氨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的影响 [J].
吴林 ;
李亚东 ;
郝瑞 ;
刘洪章 ;
文连奎 .
沙棘, 1996, (03) :15-18
[9]   土壤干旱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渗透调节和渗透调节物质 [J].
李德全 ;
邹琦 ;
程炳嵩 .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01) :37-44
[10]   不同植物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累积与抗旱性的关系 [J].
王邦锡 ;
黄久常 ;
王辉 ;
王辉 .
植物生理学报, 1989, (01)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