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带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10
作者
路中侃
魏小薇
罗洪模
机构
[1]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
关键词
四川; 东; 石炭纪; 构造带; 气藏形成; 气藏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地区石炭系是四川盆地的主要产气层,高陡背斜带是石炭系天然气的主要富集区带。高陡背斜带属隔挡式平行褶皱,纵向变异很大,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具有不同的气、水分布规律。石炭系为海湾型潮坪沉积,暴露程度很高,烃源岩为下志留统暗色泥页岩,生、排烃量极为丰富。石炭系的主要储集岩是粒屑白云岩、藻白云岩,孔隙以次生溶孔为主。将成藏系统概念引入石炭系天然气的资源评价,并应用气力场和压力封闭理论,从成因上对石炭系成藏系统进行了分类。在综合研究烃类演化、孔隙演化、构造发展和烃类运聚等的时空配置基础上,建立了石炭系成藏模式。认为有效厚度大的储集层、印支-燕山期的古隆起背景、喜山期形成的盖层完整的圈闭和现今水势过渡区和低热区叠合的区域,是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和大中型气田勘探目标分布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9+106-1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条件 [J].
陈宗清 .
石油学报, 1982, (01) :23-28
[2]  
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方槐,颜婉荪编著, 1991
[3]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
[4]  
石油形成和分布[M]. 石油工业出版社[法]蒂索(B·P· Tissot)[西德]威尔特(D·H· Welete) 著, 1982
[5]  
压实与流体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真柄钦次著, 1981